日期:2025-08-20 09:28:11
说到大阪梅田,如今是关西最现代的地标。摩天大楼、地铁网络、购物中心与霓虹灯交织成一张巨大的都市之网驰盈策略,每天数十万人在这里穿梭。对游客来说,这里是大阪繁华的代名词。
但很少有人会去想,这片光鲜的土地,曾经被叫做“埋田”,是一片湿地与墓地,无数亡魂长眠于此。所谓的繁华,不过是一层薄薄的水泥,压在几百年的故事之上。
传说最早的“梅田”其实是“埋田”。这里位于淀川南岸低洼地,台风、暴雨一来,洪水裹挟泥沙冲没田地,庄稼与房舍一夜间被吞没。久而久之,当地人干脆称它为“被埋没的田”。后来,随着大阪城下町的发展,人们嫌弃“埋”字不吉利,就换成了谐音的“梅”,寓意吉祥。一个字的替换,像是给这片土地披上一件新衣,但地下的阴暗记忆,却并未真正消失。
江户到明治时期,这里是“大阪七墓”之一的梅田墓地。那时的曽根崎村,田间广布坟冢。没有现代火葬制度,亡者往往就地埋葬。年复一年,尸骨层层叠加,渐渐将地下变成了一座巨大的“骨库”。甚至传说暴雨冲开棺木、白骨滚落田间的场景,让村民们望而生畏。老人告诫孩子天黑后不要靠近,久而久之,梅田墓的阴名远播。
进入现代,本该埋藏的过去,却一次次被重新惊扰。2020年8月驰盈策略,大阪“うめきた第二期”工地传出消息:施工人员意外挖出约1500具人骨!这一发现震惊全国。
专家推测,这些遗骨多为江户到明治时期的死者,可能因瘟疫或饥荒集中埋葬。而这并非首次。2016至2017年间,同一区域就曾发现过约200具遗骨,只是当时规模较小,未引起广泛轰动。
更令人心惊的,是随人骨一同出土的文物:追溯到公元700年的藏骨器、江户时期的金货、女性遗骸旁的发簪与木梳,还有神秘的古代土偶。那些出土时的场景,让人不寒而栗。考古学家由此推测,梅田不仅是墓地,也可能是古代聚落或祭祀场所。换句话说,这里埋藏的,不仅是亡魂,还有古老的仪式与信仰。
于是,人们开始发问:为什么梅田总会挖出人骨?答案其实很残酷——因为这里一直就是墓地。随着城市化发展,墓地被填平、修路、盖楼。但土地并不会遗忘,它像一部无声的史书,只要有人再度动土,那些沉睡的骸骨就会被重新“翻页”。
2020年出土遗骨后,工地夜班工人曾传出过一些传闻:有人在深夜听见过低低的哭声,有人说冷风压抑到让人透不过气,甚至还有人坚称见过身影模糊的女子,消失在未完工的地基深处,更是让不少大阪市民印象深刻……
在中国人的观念里,这样的土地就是“阴宅”,风水极差。古人讲“阳宅阴宅各有其所”,阳宅若建在旧墓地之上,多主不安宁。日本虽然很少谈“风水”,但他们也讲究“忌地”。火灾地、事故现场、墓地旧址,都被称作“縁起が悪い”,属于买房时人人避讳的“瑕疵物件”。即便价格再便宜,很多人也不愿意住进去。
从风水角度看,梅田这种地方确实也适合做商圈,不适合盖住宅。商场、写字楼,讲究的是人流兴旺、财气汇聚,白天人潮涌动,足以“压住”阴气;可若是盖成公寓,尤其是自住住宅,就很难让人心安,睡的未必舒坦。毕竟脚下埋着成千上万的亡魂,即使不信风水心理上也会有阴影。
有人说,梅田是大阪的“玄关”,每天迎来送往无数人;可在更久远的年代,这里却是亡者的“出口”。夜幕降临,车流与霓虹依旧喧嚣,但当你错过末班车,独自站在梅田站的广场时,脚下这片土地或许会让你心头一紧——繁华的幕布之下,这块土地下可能仍沉睡着无数不愿被遗忘的亡魂。
推荐一款AI学日语APP,会简单日语日本旅行不怕走丢: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