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21 08:56:57
英国国防大臣在下议院鞠躬道歉好易配资,但真正该被关注的是1.87万名阿富汗人悬了两年的性命。2023年8月的一个清晨,英国国防部官员们被一条Facebook消息惊醒:1.87万名阿富汗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公开,包括姓名、住址和与英军合作的细节。这堆数据早在2022年初就被误泄,整整一年半时间,官员们竟然没有发现。
泄密发生时,英国政府正忙于推出“阿富汗响应路线”计划,声称会保护盟友,实际上却把泄密事件掩盖起来。直到数据出现在社交平台,他们第一反应不是救人,而是冲进高等法院申请超级禁令,禁止讨论和报道泄密名单。法官诺尔斯批准了这一针对全世界的禁令,导致即便英国纳税人要为这件事支付20亿英镑,议会也不能讨论,媒体也不能报道。
这两年里,这笔钱本可以用来增加NHS护士岗位或修建高速公路,却被用来填补国防部的“泄密窟窿”。张伯伦法官终止禁令时质问政客们是否把纳税人的钱当成提款机。这笔钱的实际去向模糊不清好易配资,重新安置人员、提供安保服务以及打官司的费用无人能说清。
政客们的算计更让人不满。他们可能知道禁令最终会失效,只是想拖到下一次选举前再解决。毕竟2024年英国要大选,保守党内阁不想背上“草菅人命+浪费公款”的骂名。希利的所谓“不安”更像是甩锅,禁令生效时他并未反对。
塔利班掌权后,那些帮过英军的阿富汗人面临极大危险。泄露的名单相当于给塔利班递了一份“猎杀清单”。英国政府明知风险,却宁愿花两年时间在法庭上争论信息是否应公开,也不肯花两周时间排查阿富汗人的安危。禁令能立即堵住舆论,显得政府在行动,而真要救这些人既费钱又费力,还可能暴露更多管理漏洞。
英国平时总爱给其他国家讲“人权课”,去年刚指责别人“信息不透明”,转头就搞超级禁令。20亿英镑不用来加急办理签证或安置难民,反而用来请律师、买禁令、堵媒体的嘴,这无疑是对西方人权神话的讽刺。现在禁令解除了,道歉也道了,但有多少阿富汗人已经因为信息泄露丢了命,不得而知。
英国国防部声称正在全力协助相关人员撤离,但从2022年泄密到2024年禁令解除,两年时间足够塔利班对名单上的人进行多次报复。希利在议会说会彻查责任人,但历史表明最后多半是找个基层官员背锅。这种“先捂盖子再补窟窿”的套路,暴露了英国政治的弊端:比起解决问题,他们更擅长表演解决问题。
这种政治文化把治理当成了真人秀好易配资,民众要的是“解决问题”,他们只给“解决问题的姿态”。至于那些实实在在的烂摊子,只要镜头没拍到,就假装不存在。全世界都看明白了,在英国政府的天平上,纳税人的钱和异国人的命,终究不如保守党的执政脸面值钱。当希利鞠躬的那一刻,这场持续两年的闹剧看似落幕,但那些活在恐惧中的阿富汗人不会忘记,曾经承诺保护他们的“盟友”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用一张禁令和20亿英镑赌他们的命运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